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全球碳排放再创新高,如何才能治标又治本?
发布日期:2023-03-31 15:04:23

根据国外科学家最新预测,2018年,全球碳排放量达到了历史以来最高水平!

几年前,全球碳排放量基本持平,人们以为碳排放量基本得到了控制。然而,当人们还未来得及庆幸,2017年的全球碳排放再次增长1.6%。为此,世界各国政府纷纷制定减排措施,召开全球气候大会、调整能源结构、征收碳税、宣布燃油车退出时间表,以此控制碳排放量增长……

然而,理想丰满,现实却骨感!最新预测报告中显示,2018年的碳排放增幅预计将达到2.7%,增长速度不仅没有得到控制,反而再创历史新高!2019年的碳排放任务更是火烧眉毛。在人们意识到碳排放的严峻,并采取措施期待这些问题能够能够迎来转机时,为何碳排放增速仍旧没有得到缓解,再创新高的背后,到底什么才是缓解气候变暖的正解?


化石能源仍占主导,使用新型能源迫在眉睫

当前,全球经济的高速发展,工业化的社会对能源供应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经济拉动能源需求的背后,全球碳排放量不断增高,气候开始变暖,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各国能源供需的矛盾也日益突出。

从环境方面来说,碳排放使气候变暖将导致冰川融化,威胁人类的生存环境。科学家预测,如果按照当前的碳排放量和气候变暖速度,到2050年,海平面上升将导致上海、东京、纽约、悉尼等沿海城市和一些岛屿国家消失于陆地。

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能源供需的矛盾将制约各国经济的发展,严重阻碍工业社会的发展。在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传统能源不断减少的背景下,新能源代替传统能源成为必然趋势!

当前,经济高速增长的背后,中国成为碳排放第一大国,美国位居第二。尤其在2018年,美国的排放量增加了2.5%,欧盟等国家在实施相关措施后,碳排放量减少的幅度仍不到1%。这些残酷的现实背后,是当前各国仍未摆脱对传统石化能源的依赖。当前的能源结构中,石化能源和煤炭仍占据着主导地位,虽然部分可再生能源已经取得了部分成就,并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要想改变当前的能源结构,取得长足发展,新能源仍有很长的一段路并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据估算,每年辐射到地球上的太阳能为17.8亿千瓦,其中可开发利用500~1000亿度;全球陆地部分3公里深度内、150℃以上的高温地热能资源相当于140万吨标准煤;世界风能的潜力大约达到3500亿千瓦;海洋能包括潮汐能、波浪能、海水温差能等,在地球上的储量也十分可观……

这些数据无不在彰显着新型清洁能源在未来能源市场的广阔发展空间和重要地位。然而,由于技术仍不够成熟,开发成本仍高,各国对能源的重视程度不同和政策不同,当前传统的能源结构仍未得到改变,新型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仍然很低。